服务热线
020-88888888
逐梦70年 · 广州国企再出发为展示70年来广州国资国企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程与成果,展示新时代广州国资国企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广州国资”微信公众号举办“逐梦70年广州国企再出发”系列宣传活动。
▼ 第6期 ▼广州地铁
01:42广州筹建地铁的设想始于1958年,随后的35年,历经“五落六起”的艰苦探索。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全面动工建设,标志着广州人民的地铁梦终于乘风启航。经过20多年的奋斗,广州地铁实现了从无到有、自小及大、由弱向强的历史跨越,走出了一条改善交通条件、引导城市发展与促进行业进步相兼顾的富有广州特色的轨道交通发展道路。
▲1994年,西华路小学我为地铁献爱心▲1994年,广州市越秀区个体劳动者协会▲1994年,广州市越秀区个体劳动者协会西湖分会到铁二院广州地铁一号线设计现场慰问。
一、地铁建设与城市共生——拉动经济增长的大动脉
1997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西朗至黄沙段开通试运营;1999年6月28日,一号线全线建成开通试运营,广州跨入了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新纪元。
▲1993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工典礼▲首列车到穗一号线全面开通拓展地铁线网。在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广州,广州地铁坚持自力更生、持续创新,解决了在富水砂层、深厚淤泥、坚硬岩石等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工程的难题,成功穿越石灰岩、溶洞区、黄岗岩、孤石及残积土地层,建成开通14条、478公里的地铁线网,覆盖全市11个区、横跨广佛两市,实现“区区通地铁”,搭建起广州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骨架,衔接起广州白云机场、高铁广州南站、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枢纽,实现了城市交通与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支柱产业、土地开发区域的配套。
拉近时空距离。地铁线网的不断延伸,拉近了城市时空距离,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为广州实现“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一号线建成开通,使曾经偏处一隅的天河成为广州新的中心城区;二号线过珠江,成就了“河南”海珠区的繁荣;三号线贯穿广州新中轴,拉近番禺和中心区的距离;四号线南延段使南沙客运港直通广州市区,缩短沿线各组团及南沙自贸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九号线横穿花都区,为花都空港经济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十三号线、二十一号线填补增城轨道交通的空白,十四号线完成了“区区通地铁”最后一块拼图,实现城市外围副中心60分钟内到达市中心的时空目标。
另外,2016年新开工建设的十一号线,为广州地铁首条环线,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2017年新开工建设的十八和二十二号线,最高时速为160公里,建成后将实现南沙30分钟达到广州市中心的时空目标。
▲广佛线开通典礼提升城市地位。当前,广州已形成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中小巴士、水上巴士和出租车为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逐步完善的轨道交通线网,突出与“陆、海、空”交通枢纽的衔接,构建起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快速便捷的区域联络通道,促进与周边地区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增强广州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
二、地铁运营与城市共融——构筑幸福生活的新干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地铁在城市中心的不断延伸,地铁已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聚合生活要素、传播城市文化的服务平台转变。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轨道交通线路的相继开通,缓解了广州市因人口、车辆、产业迅速增长而不断加大的交通压力,也为地面公交线路实现从大跨度(跨区)运行向区域内运行转变提供了条件,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号线刚开通时,地铁每天的客运量不足10万人次;2005年国庆期间,最高日客流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2010年亚运期间,地铁最高日客流高达784万人次;2019年9月30日,地铁最高日客流突破千万,达1113.4万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
截至2019年10月底,广州地铁线网累计行车达28.43亿车公里,运营正点率一直保持在99.9%以上,累计安全运送乘客252.98亿人次,承担了广州市一半以上的公交客流运送任务。
助力市民智慧出行。广州地铁通过融入“互联网+”,契合现代人“掌上生活”的习惯,逐步建立起“多元支付手段+多元票种选择+多元购票方式选择”于一体的乘车支付系统,实现乘客快捷过闸进出站。
此外,广州地铁积极开展“智慧地铁”建设,打造智慧服务体系与标准样本工程,推出广州塔、天河智慧城等2个智慧地铁示范车站,发布可迭代更新的轨交智慧操作系统,开启智慧轨道交通建设序幕。
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始终坚持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增值服务,大力推广“服务之星”“爱心候车区”“爱心专座”“女性车厢”等系列服务品牌,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和母婴室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此外,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积极发挥地铁窗口效应,先后推出廉洁、党史文化主题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文化主题列车和岭南文化艺术墙等,让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市民出行,让市民享受地铁文化盛宴。
三、地铁创新与行业共享——促进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广州地铁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激活企业发展潜能,带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的协同高速发展,助推行业的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引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开展“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内科研院所、生产厂商等建立了多维科技创新集群。
同时,牵头开展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重大专项科技攻关,联合相关单位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重大装备国产化研究。从一号线的主要设备依赖进口,到地铁二号线成为国内第一条机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的新建线路,再到七号线首次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MTC-I型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信号(CBTC)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为轨道交通行业装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推动多种经营。打造覆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咨询产品,支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行业客户提供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监理、培训、咨询、物资采购等全过程的行业服务,业务遍布40多个城市。
特别是,广州地铁联合国内7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共同投资设立了国内第一家采用“企企联盟”合作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大学——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累计为214家单位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培训总量累计超过100万人天,被授予为“国家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广州市形成从规划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到运营及增值服务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牵头组建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已凝聚47家会员单位,新增吸纳23家待入盟企业,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短板。创新本地企业培育机制,在十三五规划10条线路机电设备招标采购上采用“设备采购+运维服务”的创新模式,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充足发展空间。
此外,牵头本地企业“走出去”,已成功中标南昌地铁3号线和重庆地铁4号线PPP项目、丽江城市综合轨道交通1号线、三亚有轨电车示范线、东莞华为松山湖小火车、广州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等5个项目,累计中标额超300亿元,将带动日立电梯、九州一轨、广州中咨等联盟企业携手外拓。
四、地铁未来与时代同频——阔步迈向新时代轨道交通
当前,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逐步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广州地铁深度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努力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大湾区轨道交通新格局,全面推动新时代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
推动地铁与城市的融合。积极梳理城市轨道交通脉络,无缝衔接周边交通服务,打造出站即换乘、一站式交通到家的便捷体验。大力贯彻落实《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试行)》,按照与地铁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选址、同步设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将城市轨道的交通功能与城市经济发展、综合服务有机衔接,把场站综合体项目打造成站城协同的立体都市,形成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构建持续、便捷、安全的换乘系统,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及民生网络。
推动地铁的“跨市融合”。已建成开通的广佛线成为国内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地铁同城化服务的典范,为城际地铁线路的互联互通积累了经验。广州地铁目前正依托PPP、共建、代建等项目模式,逐步参与佛山、顺德等地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运营。积极推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主动对接东莞、中山、珠海、清远、惠州等周边城市,谋划构建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都市圈快线网络,构筑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轨道经济、生活通勤服务圈。
推动地铁与城际“跨层级融合”。全面贯彻省市关于城际铁路自主运营、公交化运营的决策部署,举全司之力,推动城际铁路运营。全力推动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全资子公司)获取铁路运输资质,为承接城际铁路运营奠定基础。大力协调省内城际铁路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在城际铁路建设、运营管理、技术审批、特种设备管理等方面形成监管体系,推动广东城际铁路自主运营、公交化运营顺利实现,构建大湾区轨道交通“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新格局,助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举报/反馈
上一篇:玫红/无缝对接的大同世界
下一篇:仲博平台会员开户:读书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手机: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EMAIL:admin@youweb.com
Copyright © 2020-2035 三牛平台 版权所有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